分享

北京老胡同里的京都风云:数风流人物,还看”胡同今朝“

已有 1978 次阅读   2013-08-26 08:41
一直很想去北京,倒不是因为它是祖国的心脏,也并非是因为历史的故宫,或者说是闻名历史遗迹。偏偏,让我的灵魂像风一样飞去远外的北京,正是因为北京的老胡同。或许说是老北京的胡同更为贴切吧。

脑海里曾无数次出现着老胡同里的来来往往的北京地道的老爷们儿。或吆喝着冰糖葫芦,或踩着永久牌的自行车摁着车铃,在胡同里叮叮当当的穿梭着。又或者是遇见一个大爷叼着烟斗,坐在梧桐树下,不时的哼着小调儿。这种慢生活的老北京景象在快节奏时代的新北京大都市中,似乎是不多见了。






似乎,也只能真正去寻找还未被“同化”的老胡同,老北京四合院的生活,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老北京的慢生活情调。

悠闲,闲趣,便坐着黄包车从大街小巷穿梭到各个胡同里头去。这种幽趣并非是江南的雨巷,徽州的陋弄,而是属于地地道道的老北京风味的胡同味儿。





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:去北京不到长城,就等于没有来长城。关于这句话,我并没有多少争议。只是,遗憾的说,此次北京之行,我与擦肩而过,也算是有意为之吧。但又不遗憾的说,坐着黄包车,溜达在老北京的各大胡同里,穿来穿去,听着师傅用着正宗的北京调儿在跟你说着这家故事,那家祖籍,这实在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强有力的享受。





胡同的路口,巷子的街口,道路两旁中一排槐树,杨树,或者是柏树的。当然,从琼瑶老宅的那条胡同里出来,街道两旁种的全是槐树,隐隐约约间,还能嗅到丝丝淡淡的清香。不难揣测,这是落在地上的小百花所风中拂送过来的。朋友说,这是槐花。但我觉得,称呼它是小百花似乎更符合这胡同街口的味道。






停在路边上的一辆私家车似乎是放置了很久,车身上落满了小百花,但看起来又是特别的招人喜欢。我们从什刹海过来的时候,就走过这条长长的落着小百花的街道。街道两旁几乎都是四合院,古老而又新派的感觉让整个灵魂游走在其中,既不觉得沉重又不会缺乏古味。宁静,且人不多的街道上,几乎零零散散就看到三五人的身影。然则,便是小轿车在来往的穿梭中了,但也不多,整体给人的感觉便真的就是宁静,和谐,还有股淡香。





其间,我们又遇着一个蹬着自行车的大爷,车铃叮叮的声音,教人尤其熟悉,尤其亲切。似乎话不必多说,光是看着,便也能感受到这老北京的闲暇生活的乐趣了。

当我们快走到某条胡同路口的时候,我忍不住摸了摸这朱红色高墙。看上去像是新的,但摸上去的触觉又是斑驳的,想着,这必是被刷新了。但仔细瞅瞅,一面墙上,有旧砖,也有新砖。像是新旧交替,从过去到现在,似乎从不曾被遗忘。也难怪,在我们抬头仰望这高墙里探出的一棵高大的绿色的树的时候,不禁惊呼——古老的树干长出了这个时代的叶子。

于是,对老北京的胡同更是膨胀了欲望的探幽。




进去胡同的时候,我跟北京的沙客是坐着黄包车(其实,称是人力车更为贴切。因为北京的老师傅都是脚踩着的,更中国其他许多古镇出现的“黄包车”都是一样的。)进去的。总觉得,以往的北平生活,不管是达官贵人,还是寻常百姓,总能看到他们坐着黄包车在街道中穿梭的身影。当然,这是荧幕上的返古生活。但这种感觉,又总是给人无尽的怀旧的遐想,也给沉淀的岁月有着无数的雕琢。






踩着黄包车的师傅是个六十多的消瘦的老大爷,他很高大,但因为消瘦而有些驼背。这使得我们一开始都在犹豫要不要坐这老师傅的黄包车。只是,老师傅的嗓门大,一口正宗的北京腔调子,这让我十分欢喜。于是,在最后的纠结下,毫不犹豫的坐上了老师傅的黄包车。在老北京的旧胡同里,坐着黄包车,似乎是特别的有味道。只是,时下季节不对,否则在吃着一串糖葫芦,就真的是不枉此行了。






一边胡同转悠着,听着老师傅讲述的那些胡同里的故事的时候,我总在寻思着,哪里可以买到一串糖葫芦。但北京沙客告诉我,这个时候是买不到你想吃的那种糖葫芦,除非说去南锣鼓巷,哪里有的卖的,但又不是老北京的糖葫芦的味儿。

这让我有些死心了。也只好安下心来,听着老师傅的胡同故事了。





依稀记得,老师傅带我们转悠了好几条大大小小的胡同,有的是残破的,有的是被翻新的。但不知是见着胡同里的老人家的生活,还是嗅着小百花的香气,这样的情调让我一直很怀念,哪怕我离开北京还不到半个月。





路过琼瑶老宅的时候,她家还在翻修中,但的确是个地道的四合院,但看朱红色的门窗,还有墙柱,又有些当年紫薇格格入住尔康府中的味道。尽管,院子里尽是沙土,门前尽是钢筋之类的东西,却依旧是令人多么怀念的往事。本想拍下留一张作纪念的,但想着琼瑶家的四合院有些“毁容”,便也作罢。

这也正好也给自己有着下一次来北京的借口了。





老师傅对每个胡同的路线都是那么的娴熟,我在黄包车上是看得混乱,总觉得是被七拐八拐。直到我们在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府上门前下车,才知道准确的地理位置。但此时,这位置也变得不重要了。丰绅殷德的府邸似乎挺派气的。但门槛,以及大门在岁月的磨蚀中也显得几分萧瑟了。若不是有老师傅讲解的所谓门楣,门槛,大门开小门,以及进有财气,出有福气之说辞,还真不知道这古代的达官贵人的生活是这么的讲究,且富足一方啊。

当然,这也得感谢感谢他老爹和珅在人前人后的撑腰了。